什么是“苏州模式”?它对县域经济发展有哪些启示?(4)
另外,从国内来讲,还有引进国内内资的问题。国内的产业升级步伐在加大,搞节能减排,也在搞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像苏州这样的地区,它需要把很多的产业搬出去。这种情况下,也存在国内资本的加速流动。所以,上述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成立的。
必要条件二:要拥有较充分的可建设用地资源。可建设用地资源,这个确实是可以想象的,没有地,我们就不能吸收项目落户。现在苏州就存在这样的情况,一般说一个项目如果要1500亩地,我们基本上没有办法。关于土地,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基本农田问题怎么来考虑?所以,为什么昆山到现在为止一直发展非常好?是当时报基本农田数据的时候报得比较少,苏州其他县始终赶不过昆山,因为当时把基本农田报多了。上面我是讲指实有的可建设用地,另外还有可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土地可整理问题、怎么艺术性地处理土地问题等。
必要条件三:政府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2001年左右,苏州以开发区为主的大量的政府融资,保证了城市和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底,苏州的杨市长调到无锡当书记,当时就感叹,想在无锡搞高架公路,已经觉得晚了,拆迁费用也非常高,而他在苏州的时候当时是比较低的,而且融资也比较容易。另外,他还发现无锡对国开行的贷款非常少,大概只有10亿。他完全清楚我们苏州在国开行是几百亿的贷款。政府融资这块,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在做政府融资,但是最初都是向国开行学习的,国开行发明了一个融资模式,就是用政府的城投公司做担保,进行大量的融资。但是现在的政府融资环境是不如苏州当初的,所以有些事情,做得越快越好。国家也是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清理,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如果苏州模式继续做,政府还是要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同时,一方面要有这样的想法,另一方面也要对货币政策的紧缩有足够的预期,要有清醒的认识,不是说非常盲目地做这个事情。苏州当时做的时候,是在2001年左右,大规模借贷,不存在任何通货膨胀的问题,所以环境条件比较好。现在要做,也是完全可以的,但一定要注意到利率提升将来带来的危险。
必要条件四:领导层,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科学正确的决策能力。
我认为,同时满足上述这四个条件的话,就构成一个充分条件,只要这几个条件满足了,事情就可以办成了,苏州模式就能成功。
苏州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苏州模式的一大亮点,就是苏州模式下县域经济发展非常好。目前中国所有的中央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等等,也管很多的县或市,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城市像苏州这样,县域经济发展到如此的群星璀璨。2006年,在中国百强前十名中,苏州占了五席,苏州一共五个县级市,全部在里面。昆山第一、张家港第三。2006年以后,基本上国家级的百强县排名就没怎么搞过。
苏州县域经济主要指标,昆山市的GDP已经超过了2100亿。苏州农民纯收入基本上14600元左右,昆山更高一点,是14800元,这是一个主要经济指标。
启示一:县域经济应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苏州模式的本质是对外开放,基础是土地的整理开发,关键是招商引资。由于县域经济,包括乡镇,拥有直接支配可使用的建设用地的权力,又由于县级领导拥有行政手段,在县域经济推行苏州模式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