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龚朝阳摄
张家界国营林场为建设国家森林公园打下基础。
资料图片
1986年5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张家界地区成立全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后,当地把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作为发展的龙头来抓。
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自然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阵地,也是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初步测算,2018年国家级森林公园接待游客量超过10亿人次,旅游收入近1000亿元,其中近1/3的森林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服务游客近3亿人次。
背景故事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由张家界国营林场发展而来。据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委副书记、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向绪杰介绍,这里过去种林,现在种风景。1958年到1982年,林场职工垦荒整地、除草育苗、植树造林,为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绿装。到上世纪80年代初,林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森林蓄积量由1958年建林场初期的约4万立方米增长到20万立方米左右。林场人的艰辛付出,为建设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奠定了生态基础。
据原张家界国营林场职工刘世照回忆,1979年以前,由于路不通,林场“与世隔绝”。山外的大道通到山脚下,到林场还有12.5公里的距离。为此,省林业厅专门拨款56万元,用于修路。3个多月时间,一条4米多宽、双向通车的砂石路就建成了。
1979年前后,媒体的推荐报道、吴冠中到此写生等,一次次向世界展示张家界林场的美,游客络绎不绝。1982年,中央批准建设全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亲历者说
张杰:原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调研员,亲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
“三千奇峰、八百流水、十万森林,我们当地人称之为‘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张家界国营林场森林资源丰富,名气逐渐打响,游客日益增多,为建设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做了很好的铺垫。”张杰说,在省林业厅的努力争取下,中央批准在张家界林场建设全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张杰记得很清楚,自己来到林场工作后没多久,便收到了这一喜讯。
1982年8月,26岁的张杰从当地一所乡村中学调到林场办公室工作。9月的一天,省林业厅一名同志匆忙来到林场办公室,送来一份文件,“小张,时间紧,你赶快看一下文件,把它抄下来。”
“好嘞!”张杰认真仔细地把文件抄录下来,第一时间上报给林场领导。
“那时候没有复印机,上面下发的文件,都由我们办公室的同志手抄内容。”张杰回忆道,“我是林场第一个见到这份文件的人,文件共一页纸,是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划委员会下发的,内容包括批准建设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加强生态保护等。”
林场当时有120多个职工,大家长期封闭在山里,绝大多数人还是头一回听说“森林公园”,只觉得名字洋气时髦,可究竟会有何改变,心中也没啥概念。
“唯独一个林校毕业的副厂长格外激动,他对我们说,‘这是好事情,我们向外打开山门了’!”张杰对他说的这句话印象很深, “好比‘春色满园关不住’,我们从绿化荒山转型为森林旅游,将迎来大发展了!”
建国家森林公园,首先从机制体制上变革。1983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正式成立。林场的牌子保留下来,纳入生产科。“我们虽是事业单位,但实行企业化管理,职责就是加强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经营和保护。”
发展旅游,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张杰记得,上级共拨款996万元,重点解决通路、通电、通邮等问题。几年时间里,砂石路变成了柏油马路,过去每天限时供电变成24小时通电,与外界通电话也更加及时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