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展_国内资讯网 - 收集互联网各类热门信息网站,提供便民发帖,本地生活服务等!

资源展_国内资讯网

当前位置: 资源展_国内资讯网 > 热点信息 > 读懂中国丨广州天河探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读懂中国丨广州天河探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原标题:读懂中国丨广州天河探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天河标准”,新增市场主体全市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广州报道 天河区作为广州的第一经济大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如何发挥领头羊作用?

12月3日,在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之“高标准市场体系和大湾区实践”平行研讨会上,广州市天河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建荣表示,“在实践过程中,天河区按照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港澳资源,加强联动,促进要素流通,在金融、人才、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作出探索。”

他透露,下一步天河还将在信用体系建设、数据要素跨境流动等方面发力,加快构建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解决市场摩擦,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发展、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天河力量。

首创与国际规则衔接“天河标准”

早在2017年,金融业就已经成为了天河区的第一主导产业,一度成为广州经济的造血“发动机”。

截至目前,天河区持牌金融机构达到241家,占全市73%。其中,外资银行占39家,包括了香港创兴银行、澳门国际银行以及渣打银行等港澳银行。天河区成为推动广州市金融业发展的“头雁”,也有效促进了大湾区内资本要素的顺畅流通。

陈建荣表示,天河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港澳资源,加强联动,配合香港一起打造大湾区金融枢纽,特别是在FT账户开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已有607户企业开设了FT账户,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困难。

疫情期间,广州太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通过FT账户当天提交资料,办好外管特殊机构赋码,隔天就完成了开户,涉及结算资金超过2亿元,极大地缓解了因疫情带来的海外开户不便、清算效率低等问题。

在与港澳的人才要素流通方面,天河区率力先行,帮助港澳青年在内地创新创业。

天河区与港澳32家社团和机构签订战略协议,打造全省首个“港澳青年之家”,目前已有约246家港澳青年人才机构在天河区创新创业和就业,培育出8家估值超亿元的创新创业企业。

同时,天河区与广东省人社厅合作创办了大湾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共引入124个项目,其中港澳项目达到103个。如今随处可见的“醒电充电宝”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香港项目,估值已达到2亿美元,成为日本、泰国以及港台地区最大的共享充电宝企业。

在推动与国际规则衔接方面,天河区持续不断创新。如今,高楼耸立的天河CBD已经成为游客来到广州的“打卡”圣地。例如,天河区在楼宇建设方面通过推动与香港规则衔接,将楼宇经济打造成为天河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创立了“天河标准”。

目前,天河区中央商务区有71栋楼宇税收超1亿元,其中17栋楼宇税收超了10亿元,为天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大湾区城市群中率先做到国际专业楼宇标准化规范推广,达到标准互通、评定互助、机构互认,这一点很有必要,对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也有益处。”陈建荣说。

着眼全生命周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市场主体是地区经济活力的标识,而如今的天河区市场活力与韧性迸发。

数据显示,天河区目前共有市场主体46.1万户,占广州市26.25%;今年1-10月,天河区新增企业超过13万户,占全市的35.8%,均位居全市第一。

“天河市场活力迸发,天河区的平均年龄在整个广州市是最低的,这让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在大湾区建设中做出贡献。”陈建荣说。

据了解,天河区按照国家省市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四个方面(方便准入、优质培育、柔性监管和便捷退出)不断发力。

在市场准入方面,天河区与16省、62个地区实现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使用5G智慧导办,智能机器人甄别并推送办事指南,实现开办企业“快速办”。

在优质培育方面,天河进一步优化完善扶持政策,努力为企业成长营造公平、有序、便捷、高效的发展生态,加大创新要素保障,推动企业"从大到优"。

数据显示,2020年天河区高企数2996家,占全市26%,位居全市第一。2020年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4家,占全市57%;入选广州"独角兽"和"未来独角兽"企业25家,占全市38%。

天河区新经济形态涌现,既要保证各领域的安全,又要尽力减少对企业的干扰,这就需要政府为企业营造一个宽严相济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

陈建荣介绍,目前天河区已在税务、食品安全、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等77个细分领域实现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同时,开通企业信用修复的绿色通道,累计指导协助1.5万多户企业快速重塑信用,实现信用奖惩闭环管理。

下一步,天河区应如何发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陈建荣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工作十分迫切。一是信用体系与港澳对接,二是实现数据的跨境流通。信用是很好的市场语言,可以解决市场摩擦,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信用体系对市场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以及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发挥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做到两边互认,至少要先做到单边开放。

“我们非常迫切地希望在数据要素的跨境流通方面能够有更多的空间,真正打造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陈建荣说。

你还可能关注到的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电脑技术网的观点或立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